我教《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五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伊始,一切都很顺利。揭示课题,简介大禹,然后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然后导入:“课文具体描写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谁来说说第一次的经过?”
一生说:“第一次是这样的: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意外出现了。一男生坐座位上就叫起来:“老师,大禹不是个好丈夫!”
“对!,还是个坏爸爸,连儿子都不看!”居然还有附和之声。
我咳了一下,说:“……怎么说呢,看你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了。”
“大禹难道不爱妻子儿子吗?”我引导学生继续学下去,“文中描写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口时,有个词语能告诉我们答案。”
一女生说:“深情!是深情一词!他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
我说:“对啊,大禹忙于治水,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只能把对家庭的爱深藏在心了。大男儿顾大家而弃小家,这种精神就叫公而忘私。”
学生看着我的脸,听得很认真。
……
课后,我思绪万千。现在的学生的确与以前不同了,对于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看法颇为尖锐。我这样教,这样说到底好不好?我是否在不经意间拒绝、否定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一些东西,一些思想。
《大禹治水》是一篇传统题材的故事。课堂上我下这样的结论,意在维护大禹的英雄形象,也是照本宣科。备课时我没预料到学生对大禹会有这种评价。而教过后想想,当我做出“大男儿顾大家而弃小家”这样的结论,其实是代表着一个终结、一种权威。学生会望而却步。学生会形成定式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是说,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教参》不能代替教师的想法,教师的想法不能代替学生的想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许我该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也许他们这样看待大禹并无损于他的英雄形象;也许对于“英雄”的概念也是各有不同。教育的神圣之处在于引领学生到达一个个“驿站”,教育的艺术在于等待学生,留下空间,留下时间,让学生真正表达好自己的体验,留住“童言无忌”。如此,对人性的关怀,对个性的尊重,对创造力的启迪将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嗨,理论说起来是一套一套,课堂中具体如何调控实施还真拿不准。只怕误人子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