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 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11课《狐狸和乌鸦》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趣味小故事。我在教学此文时,坚持以读为本,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课文,通过每个学生独特的感悟,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
一、自读课文,阐明个性见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文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子:一走上讲台,我就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们一听可来劲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大叫喜欢。一看学生来了兴趣,我忙提出要求,要他们认真地看,并想一想大概说的是什么。栩栩如生的媒体画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生动的一幕幕。
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录像没有配音,不知狐狸说了些什么话骗乌鸦,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有了一个悬念。然后,我要求他们大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疑问,一个个读得很认真。
读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狐狸真是个坏东西,两次都没骗到乌鸦,还要骗第三次,太坏了。有的学生说乌鸦太笨了,怎么不用脑子。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你难道从来没受过骗吗?
二、精读课文,发表个性总结
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要抓住课文重点,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吃透课文。
首先,我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提问: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细细品读这部分,用波浪号在文中标出三次说话的内容。先让学生体会,练习感情朗读,接着指名读,找学生分别分角色读,让别的学生评议读书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议,学生终于弄清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狐狸的假意阿谀,这样,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读完之后,我给学生戴上头饰,让他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通过精彩的表演,在学生们开心的大笑中,彻底认识了狐狸欺诈的真实面目,从而对课文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三、延伸课文,拓展个性想象
学习课文是“入乎其内”的过程,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再现文中事物形象以达到情感共鸣和哲理启迪,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鼓励学生深思多问,发表见解。学完了这一课,我还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最后,我让学生阅读这些创造性的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延伸性地进一步学习了课文。
以读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