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日出》优质教案

《日出》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

2.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注意积累字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体会剧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通过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难点:通过品读潜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认识黄省三失业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表演法、朗读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媒介: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看过日出时的美景呢?(学生答,看过!)同学们都看过日出,日出时的景观确实很美,但是日出前,那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日出前,似乎马上就能看到太阳看到光明了,但整个大地还是是很黑暗的,是黎明的黑暗。曹禺的戏剧《日出》就写出了“日出”前的中国的黑暗现状,反映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现实。

二、戏剧知识介绍

(一)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了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戏剧剧本的构成

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本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4.戏剧剧本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剧本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第三、极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特点

作者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他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他的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有动作性和抒情性,这些都是剧作成熟的标志。他促成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

《日出》简介: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的一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作为剥削者的“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欺凌侮辱,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职员黄省三想复职不得,反而被侮辱,最后走投无路,先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杀,被救醒发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强的性格。

三、词语解释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世故:处世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的声音。

狞笑:凶恶地笑。

萧条:经济衰微。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个性化的人物台词

1.提问:读完了课文,请几个同学复述课文,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被辞退的黄省三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无奈下,去找李石清要求复职,但遭到拒绝和侮辱,李石清给黄省三指了三条路,黄难以接受,黄又去求潘经理,被潘骂,黄悲愤控诉,最后被打晕的情况。

2.课文描写了什么样的矛盾冲突,又是怎样化解的?

明确:黄省三要求复职,被李石清冷嘲热讽,并被逼上绝路,黄又去求潘月亭,激怒了潘,潘让黄滚,激起了黄的愤怒,黄悲愤控诉,最后被潘一拳打晕,矛盾才化解。

五、课文讲析

1.戏剧开端:黄省三求职遭到拒绝。

黄省三请求复职,理由是:银行辞了他,没有进款,自己和孩子都饿,没饭吃;而银行还在盖大楼还在添新人,自己一个月才用银行十三来块钱;自己累一点没关系。

李石清拒绝:这是旅馆,不是粥厂;黄省三身后没有人撑腰;

2.戏剧发展:李石清给黄省三指路

三条路 1.拉黄包车(黄省三不能接受原因:拉不动,身体有病,咳嗽)

2.到街上去要饭(读过书,要面子)

3.去偷(急的时候也想过,但是为人正义,下不了手)

李石清给黄省三指的最后一条路:跳楼自杀(矛盾冲突得到激化)

李石清给黄省三指的路,其实对于黄省三来说,都是绝路,由此可见李石清的冷酷无情,毫无人性,也体现了上层对下层人民的压迫,把人逼上绝路。

4.戏剧高潮:潘月亭出场,黄省三求潘月亭,下跪,被骂,接着被推倒在地,要赶他出去,激起他的愤怒,悲愤控诉。

5.戏剧结局:黄省三被打倒在地,晕了过去,被拖下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剧中极富个性的人物语言特色。

2.看戏剧《日出》的影片,了解戏剧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塑造人物形象的。看完后进行讨论。

3.分析人物个性化的台词

黄省三:(胆小地)李……李先生;

可是,李先生——

李先生,您不能——

(脸红,不安)李先生,我也是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

(1)黄省三的台词,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黄省三的性格特点是:胆小、怯弱、懦弱、爱面子、但又有责任心,有廉耻心,同时还有一定的反抗性。

李石清的台词:(冷冷地)你到这儿就有饭吃么?这是旅馆,不是粥厂。

哦,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走到黄前面)怎么走?(魔鬼般地狞笑着)我告诉你,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你就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2)从李石清的台词,我们可以看出李的性格特点:冷酷无情、阴险毒辣、毫无人性

三、小结: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开矛盾,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了。

4.请同学朗读黄省三被潘和李激怒而发出的控诉的一段,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5.请几个同学来演戏剧高潮部分,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台词和所表现的人物性格。老师进行指导,应该如何演活角色。

中心思想:这个剧本通过写被辞退的小职员黄省三请求复职不得反而遭讥讽和侮辱,最后只能悲愤地控诉,结果被打晕的剧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尔虞我诈与下层社会的饥寒交迫、痛苦挣扎同时展现在舞台,激化了矛盾。表达了剧作家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憎恨之情,表达了作家对底层受苦人民的同情和深深的无奈。

课文总结:我们学习了这个剧本,接触了新的文体,了解了剧本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剧本是怎么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逐步展开矛盾、塑造人物形象的,我们通过品味人物个性化的台词,了解了人物的内心和性格。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积累生字新词

2.查找关于文章的资料,扩充课外知识。

李石清为黄省

三指的三条路

板书设计:

李石清为黄省 1.拉黄包车(黄省三不能接受:拉不动,身体有病,咳嗽)

2.到街上去要饭(读过书,要面子)

三指的三条路 3.去偷(急的时候也想过,但是为人正义,下不了手)

李石清为黄省三指的路其实都是无法行得通的,他是把人往绝路上逼,由此可见他毫无人性、冷酷无情。

黄省三求复职遭到拒绝 戏剧开端

李石清指三条路,黄无法接受 戏剧发展

求潘经理遭骂 戏剧高潮

黄省三被打倒在地 戏剧结局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