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我们还隐约可见当年(永和九年)兰亭那一聚会的盛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更可见当年贤者的那份情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乐,远离喧嚣的大都市,回归大自然的那份自得之乐,那份无拘无束,虽是暂时,亦属难得。
“乐极生悲”,如此美景,如此良辰,叫人如何不留恋,可“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顷刻间便是入土之人,虽能暂时获得超脱,可物“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伤,何况是人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才引起了王羲之无限的伤痛,正是因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才会引起文人的无限感伤,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宇宙在他的心中有太多的 矛盾。
庄子曰:死生亦大矣。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为人生痛苦的四大根源,而对于生死的思考,字孔子就开始,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重生,认为人应该奋发向上---济天下,庄子为了让世人摆脱生死的捆扰,认为应用理和情来解决矛盾,即“一生死,齐彭殇”,如此就不会为生死所苦恼。
王羲之早明白庄子是自欺欺人,那他怎么也不可能从庄子这里找到解脱,他也就明白人的死亡在他心中终是无法解决的矛盾。正因为死亡的恐惧总是萦绕在心头,而兰亭盛况又如此让人留恋,王羲之痛从心生。
可古人竟也有如此之“痛”,王羲之与古人相隔不知多远,但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却如此相似,真是悲,悲的是什么呢?那是悲“短修随化,终期于尽”的生命至今还缠绕着人们。也许只有庄子使人得以永生,但那是自欺欺人,可王羲之不愿自欺,所以才会如此的悲于生命的有限。
乐,那是暂时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痛,那是不可抹去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悲,那是永恒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的情感也许有些消极,但他道出了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捆扰人的一个普遍问题:生死矛盾,同时也引领我们对生命进行哲学的思考,该怎么样面对生死。也许只有读出了生命的感悟,才算是对此文有所得了。关怀生命,这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对生命没有应有的思索,怎么能期望他去珍爱其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