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一)
执教时间:二零零八年二月
第一课时
板块设计:
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
揣摩妙点——多侧面学习
讨论话题——多层次表述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内容
教学板块一: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约10分钟)
1、速读课文2至7段,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例①《我的乐园——百草园》;②《童年的乐园》;③《童年趣事》; ④《绿色童年》……)
2、速读课文10至24段,用“这一部分写了……的……”这个句式说本部分所写内容。
如:这一部分写了“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
这一部分写了“先生的迂腐和他死板的教学方法”
这一部分写了“三味书屋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
……
教学板块二:揣摩妙点——多侧面学习约(20分钟)
1、讲析:所谓“妙点揣摩”,就是从词语运用,写作顺序,描写角度,场景色彩、动静安排,感情寄托、修辞手法等等方面体会课文妙点,以使自己透彻理解课文,学会写作技巧。
2、朗读课文第二段和第七段。
3、教师进行妙点揣摩示范。
4、学生活动,对课文这两段进行妙点揣摩。
如:
第二段妙在:从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写到动物,从静景写到动景,写作角度不断变化,而层次甚为分明。
第二段妙在:形容词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动词如“长吟”“伏在”“直窜” “低唱”“弹琴”等。用词准确、精练而生动。)
第二段妙在: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
第二段妙在:采用了“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让学生造句)
第七段妙在:动词运用的准确上,(扫、露、支、撒、系、牵、拉、罩)(齐读课文,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师小结写作特点。
5、感情朗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明的写作手法。
教学板块三:讨论话题——多层次表述(约10分钟)
1、出示需讨论的6个小话题:
①说说过渡段在结构和感情上的作用;
②说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原因;
③说说三味书屋里的先生的形象特征;
④说说文中的插叙及联想手法的运用;
⑤说说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共同点;
⑥说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我”的共同点。
2、活动方式:每位同学自选一个话题,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拿笔边看边画边想。
3、班级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①过渡段在结构和感情上的作用;从这一段过渡性的文字里,不难看出“我”对百草园的痴情。在想不通家里的人为什么要送“我”到三味书屋时,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进行推测。这些推测似乎有些荒唐,但正是这荒唐的推理,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我”对百草园的一片深情与无限依恋。作者还连用两个“Ade”,表现出“我”离开百草园是出于无奈,也正是这种无奈,活画出“我”对百草园的难舍难分之情。
②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原因:百草园里景色丰富,美丽诱人。
(1)色美:“碧绿”耀眼;“紫红”撩心。
(2)音美: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齐奏齐鸣。
(3)状美:黄蜂肥胖何首乌藤与木莲藤缠络,形状各异。
(4)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
(5)百草园里曲折、惊险、离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6)百草园的冬天,雪后捕鸟,乐趣无穷。
③三味书屋里的先生的形象特征:作者用简洁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三味书屋的庄严、幽雅的环境,和他的老师、书屋主人寿老先生的面貌、性格和作风,并着重指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学生的态度和朗读文章的神情,都写得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可敬可爱的印象。从课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的先生”性格和蔼,品格方正、质朴,对学生能因材施教,有戒尺和罚跪的规矩却不常用。这些反映了他比较开明的思想。同时他也存在着“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落后的教育思想,也有偶尔运用戒尺、罚跪的落后的教育方式。
④文中的插叙及联想手法的运用:一是美女蛇的故事,另一是关于“怪哉”虫的传说。这段内容,只是作者说到园里的长草时的一个联想。从思想内容上看丰富、拓展了主体部分,与主体部分构成有机的结合。目的不在于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美女蛇的故事内容带有神怪色彩,这正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同时,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儿童,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⑤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共同点:本来并不美的“百草园”显得是那样的美丽动人,令人神往。恐怖怪诞的美女蛇的故事却反而显得十分有趣。即使是作为“苦差”的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也富有脉脉的温馨,缕缕的情思。你看: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中,孩子们并非完全没有自由,还是可以去园里折梅、玩耍,先生对此也是默许的,只是去得“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我”的共同点: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三、总结全文:“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成长道路上,难忘的,记忆最深刻的,总是那些童真童趣之所在。所以,要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增加生命的厚度。
四、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乐园 学堂
成长
五、:作业:(二选一)
1、学生想像“百草园”的美景,扩写第二段,再现百草园美景。
2、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儿时做过的一种游戏。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然后课堂交流:
1、鲁迅生平资料及文章作品;
2、查找“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有关资料;
3、搜集和鲁迅故居有关的图片;
4、文章阅读:
《思,在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二)
执教时间:二零一一年二月
第一课时
一、由标题导入,找到过渡段;
二、读过渡段,分析作者对百草园情感,走进百草园;
三、分析百草园部分,解决预习题“________的百草园”,然后分析三个部分及第二、第七段的写作特点,布置作业仿写;
第二课时
一、回顾百草园进入三味书屋部分;
二、理解三味书屋生活和老先生,解决预习题“_________的三味书屋”;
三、分析理解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情感;
四、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反馈:
今年备课上粗糙了很多,也没有用心,很是不合格。
但在有效课堂研课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解与改进,感觉和三年前的比较增加了学生思考培养,但缺乏了课堂艺术与条理性,在学生不能训练有素的情况下,架空到了课堂上。
第一种课堂学生活跃,有话可说,课堂设计业精美,第二种课堂深入,学生思维得到训练,但课堂死板。尤其是第二课堂,难度颇大。到底本课怎样上更合适更好,有待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