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密码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后记
书是什么?
书是给人指引和教益的东西。
我的第一本书,就应该是生命最初的那段经历。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教益何在?
起初,我却没有这样考虑过。打算围绕着“怀念”做文章。
是学生在启发我。但两个班对我的启发略有不同。
八班给我的最大的收获,是大声说出心里的诗意。
用带有哲理和诗意的语言,给予点拨和鼓励,原是我不敢做、不愿做的。
因为觉得,初中生哪里懂这个!作秀给谁看?但我发现,我完全想错了。
一贯羞涩、沉默的学生似乎都有了一点点冲动,并开始在乎细微的感觉。
于是,围绕这人生的第一课入手,谈“教益”。一次次进入文本。
思考的多一些。
而七班的这节课呢?
感动的多一些。
这绝对不是我的套路啊!我也没想到会上出这样的一节课。
几乎是误打误撞。
课备得很不细致,自己心虚,干脆将所有的“已知”清空。
从零出发,从学生的体验和反应出发。
这才发现,以往都是居高临下的给予和施加啊!
结论相似,但过程和预设差别很大;当然,学生的收获也会不同。
而我自己,则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很大突破。
怎样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对此,我终于有了更多一点的领悟。
语言上的咀嚼临时增加,等于和学生一起在读、在思、在问。
简要记录如下:
开头和预设差不多。
学生回答时,却说:
书意味着机会,意味着会走出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
我觉得也有道理啊:
所以,乔元贞只有在村头卖纸烟、花生、火柴,而牛汉呢?
你能否认这是际遇、是运气吗?我们总以为结果只在努力。
人不能忘本。人要知好歹、懂感恩。
所以我谈起乔元贞——
家穷,买不起书,而买不起书就意味着……
他自己想念书吗?从哪里看得出来?为什么这样(“哭着说”)?
跟着,我希望唤起一点关于贫穷的体验。
说“荒寒”。说那最初的快乐和梦幻。那些阳光、麦香、麻雀和雀粪的味道。
除此以外,是荒芜、是饥寒。吃都吃不饱的年月,哪还有那样爽朗的笑声?
所以,整个故事中那些有意思的、让人发笑的地方,也只有我们在笑。
“我”可曾笑过一次?
念不起书,就意味着——永远只能和“荒寒”同行。
意味着只能从大自然中感应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只属于孩子。
所以,我才把这仅有的一本书给了他一半。
给了这个伙伴,给了这个比我考得更好的穷孩子。
我问一个学生:你会这样做吗?你能舍得吗?你会心甘情愿吗?
他摇头,其他学生跟着有摇头的、点头的。
但“我”到底还是这样做了。——为什么?
“怕他看见……”、“垂着头”、“泪水盈眶”;
——这些语句到底能说明什么?
“我”最担心的是什么?
这书撕得真是理直气壮吗?
也许实情就是——
“我”想都没想,他需要,就撕了。
就这么简单。
其实撕得多艰难!人太小,力气太小。
所以书破处,才是不整齐的模样!——“简直是一团纸”。
这叫什么?这是怎样的友谊?什么叫纯洁?
纯洁,就是不掺杂任何一点杂志,
纯洁,就是不考虑任何一点得失,
纯洁,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他考虑。
——所以给他书,是同情吗?
他没书,他要书,他没书就不能念书!
而我是同村的伙伴,我不帮他谁帮他!
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根本没觉得有啥!
所以,也根本没拿这事跟家里人商量。
(天啊,这可能就是一个孩子眼里的“责任”)
真的想都没想,撕了……
直到这时候,才觉出后果很严重。
这段故事,对于成人的“我”,是一种教益吗?我在思考。
初次备课的时候没细读,而且觉得:
既然这是“我”固有的品质,那就谈不上什么教益和影响。
所以我自动忽略了这一点。
但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何等浅薄!
于是,我这样跟学生说:
“友谊,也是我们常谈的。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样的友谊,和我们口中所谈的友谊,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太计较,能从一段友谊中获得些什么。
所以,两孩子之间的友谊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我不信“父亲”就无动于衷!
我知道该说“父亲”了,而且我自己也很想读解父亲的反应:
三个人中,加上二黄毛,我考试第二;书没念多少,却撕扯成了两半,父亲的态度该是怎样的呢?而实际上,他又是怎样的?
于是,我们没法不关注一些词。
于是,带着学生去掂量这些词。
比如,“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比如,“愁苦地望着我眼泪盈眶的眼睛”。
比如,“深深叹着气”,比如,后面父亲的那句话,——这里有文章。我要让学生写!写父亲一声叹息里的心理活动。这样判断的理由很简单:当我有了让学生写的想法,并在心里试着写、刚刚起个头儿的时候,一阵剧烈的酸楚和感动便袭遍全身;心,马上就酥软了。我希望能给学生这样的感受。而且,想写好就要联系上下文,就要读懂父亲的个性和他无声的语言。所以,这也是在训练他们的语文能力。
为别人的感动而感动,你才知道活着的真相、缘分的真相,世界的真相。
以我的心意,其实一句话就够了——
“唉——你俩孩子啊!”
这最符合这棵沉稳的大树了。
甚至,他压根儿什么都没想。
但其中滋味岂是一两句说得尽的。学生有的写!
如果真要写给学生看,我肯定会扒开意识深处:
“穷得买不起一本书,孩子,你懂吗?你懂那是怎样的滋味吗?但乔元贞懂。他是个好孩子啊!你做得对,我们应该帮帮他;同是穷人,咱们不帮,谁帮?可怜你也只有一本书!好端端的一本书撕成两半,你不会不心疼,我的好孩子!我亲爱的孩子,你告诉我,你如何舍得的?但你不会明白,就算你把整本书给了他,也根本帮不了他。你太小,你不会明白的……”
这就是为什么,乔元贞有了书,得到了我们如此诚恳的帮助,也依然不念了;而且即使以后,“我”还是把书一分为二,即使父亲还是为我俩缝书、补书、做书,他也还是只有不念。
不念书的乔元贞,又会干些什么呢?
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他的命运和家庭的境况,不会改变。
任凭他如何挣扎!
所有这些,父亲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一声叹息和一句“元贞比你有出息”之外,父亲可曾多说一句?他的忧伤、难过、疼惜、感动、欣慰,你可曾感觉到?他甚至都没有预先告诉我,为什么要把书要回来。因为,那的的确确是个无用功!有这样沉甸甸的东西压在心头,他便什么也不敢说、不想说;说出“帮助”二字来,伤的是自己的良心,愧怍的是自己的灵魂。
穷,把人给“困”住了。生存的压力,压得乔元贞父亲的背弓得像“驮灯狮子”。这家人的天空,似乎永远地缺了一个角——这是怎样的一个经济的大窟窿和精神的大窟窿,仿佛欠了几辈子的债。想帮,却帮不了;帮不了,却也要帮!!!
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父亲一边裁纸一边到底在想什么啊!
——大人可以受着;但孩子,是不是多少给他一点温暖、一点希望、一丝光亮?这样,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除了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之外,是不是还能有一点点别的东西?
其实,父亲更是想给自己的良心一点点的安抚吧!
此时,我已经分辨不清,这个浮现在我眼前的身影是谁;我只知道,我的心中亮起了一盏“灯”!它比那盏昏黄的麻油灯要明亮得多、耀眼得多!是的,贫穷不能、也不该抹杀人性的光芒和做人的尊严!
这,简直就是这个故事的高潮,是“我的第一本书”的精髓。
作者寥寥几笔。看似波澜不惊。波澜不惊,那是孩子的感知。
忆起往事,作者的心底里一定有巨浪在翻滚、有巨响在回荡。
父亲真正的语言,是行动。他的慈悲、他的厚重,他对儿童友谊的珍视,对孩子善良的支持、肯定,都是通过“做”的——而不是通过“说”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他的深沉内敛、含蓄包容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影响了我的人格和我的文风。沉甸甸的、给我勇气和力量的父爱!但它还在吗?多少宝贵的东西,都已消失!
而对于有的人而言,它们是永远地消失了。
心间种下善良的种子,我们才会回首往事;
回首往事,才知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凄惨的课本、
愁苦地面容、
深深的叹息、
酸涩的泪水、
哭肿的眼睛、
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的背影,
——这才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
“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这本书不属于其他任何人,而只属于“我”!
就像周国平所说的——
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它们仅仅属于你,不能转让给任何别人,而只要你珍惜,也会是你最可靠的财富,无人能够夺走。可是,如果你不珍惜,就会随岁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在这本书里寻寻觅觅,我才看到了和“凄惨的课本”一样凄惨的人生,我才读懂了父亲心底里不能说的秘密;“我”才突然发现,“我”今天的拥有是怎样的幸运、怎样的来之不易;“我”才终于发现,那深挚的友情、深沉的父爱,正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远不灭的明灯,是人世间最宝贵、最值得感激的东西。
走过苦难和煎熬,体验过真情和幸运,心中才会涌起深深的感念,才知道人生的方向,才能鼓起前行的勇气……
在八班上的时候——
由于前天早读有学生提到了曾经的“听书课”,我便很自然地说起了这一段:
就像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孤独地行走在沙漠里……他寻找的是什么?是友谊,是真情;也可以说,是寻找人世间最真最美的东西。他找到了吗?——是的,那就是沙漠里的井水;因为它是我亲自用轱辘打上来的,代表着我对他的爱。于是,小王子突然发现,他所寻找的东西,他一直拥有。就在身边,就在那个曾经待过的星球上,——他的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