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学观摩课一等奖 王 茜 执教
一、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家,他叫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有一篇著名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老师节选了一段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对汪老的印象
(课件展示)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生(杂):汪曾祺是一个开放、不拘小节的人
师:换用这段文字中的一个词就是“没大没小”,随和亲切他不仅人如此亲切自然,富有情趣,他的文章也呈现这个特点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看似平淡的语言却极有韵味,极富情致
(课件展示)
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师:有人说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汪老说过,吃东西也是文化关于吃文化他可是大家,如果想要读汪曾祺的作品,必当首推他的美食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经典《端午的鸭蛋》
(课件展示)
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端午风俗
师:文章大家已经预习了,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生1:一共有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师:看来作者童年生活是很有趣的这位同学给大家列举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七种风俗,大家同意吗?
生2:应该是八种,还有挂“鸭蛋络子”,在文章第4段
师:这位同学读书读得认真整体感知文章时,一定要顾及全篇,因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八种风俗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哪种?
生3:挂“鸭蛋络子”
师:对,玩得不亦乐乎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文章的第4—6段
三、“品味”鸭蛋
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细读文章第4—6段,把写玩鸭蛋最有趣的细节圈画下来,用心品读,谈谈感受可以把感受写到课本的空白处
(生自读,圈点勾画师巡视)
师:我发现咱班多数同学读书认真,批注充分也有一部分同学只画不写,是不是觉得阅读有难度?不要紧,阅读想要有收获,可以用两种方式,一是反复品味把玩,尤其是经典作品,值得一读再读二是交流碰撞,通过我们的碰撞,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认识变得深入丰厚,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下面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5自然段,“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孩子玩得很尽兴,我能感受到汪曾祺怀念小时候的情感
师:有没有让你们联想起什么?
生2: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朋友滚铁环的情景
生3:我想起了小时候逮蛐蛐的事到晚上我会把表定到十点钟,那时候蛐蛐最多了到楼下的草地里逮蛐蛐,我挺怕黑的,但一想到蛐蛐就什么也不怕了而且,夏天晚上我要听不到蛐蛐的叫声就睡不着觉(众生笑)
师:你的童年也有很多趣事啊这是汪老童年的趣事勾连起来的我们的联想我们还要再沉入到文字中
生1:我找的是文章第4段,“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从这一段中,我感觉到那里的孩子都对鸭蛋有一种别样的感情,他们把鸭蛋当成儿时的玩伴描写鸭蛋的样子说有的蠢有的秀气,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写出了孩子的稚嫩可爱
师:这位同学品读细致我们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有趣,就摘了下来,并且稍作改动,同学们评一评我改得好不好
(课件展示)
挑鸭蛋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鸭蛋看似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难看,有的漂亮
(生思考,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生2:我觉得读原文好像在和一位有趣的老人谈话屏幕上的这一段就显得很枯燥,没有感情,没有读的欲望
师:原文一问一答,像隔壁一位慈祥的长者在摆龙门阵,唠家常你们同桌两个能不能试着读一读?读出这种亲切感
(两名同学合作朗读,一问一答)
生3:我继续补充“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让人感觉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对话,从中透出一位慈祥的老人对自己家乡的自豪骄傲就好像有人说:“你们家乡鸭蛋有什么可挑的?”老人就自豪地说:“我们有,我们有”流露出的是一种浓浓的乡情还有下面的“蠢”和“秀气”,可以让我们想到鸭蛋的形状是圆圆的,很可爱,我认为这里的“蠢”是贬词褒用“秀气”把鸭蛋拟人化了,给它们生灵活气,很令人向往“难看”和“漂亮”太直白了,一点也没有生气
师:说得太精彩了,充满灵气“蠢”一词用得生动,该怎样解释?
生(众):笨、傻
师:智商低啊,难道鸭蛋还有智商高低之分吗?
生4:读完这段文字后,感觉不像是在写鸭蛋,而是在写人,就像一个小伙子在挑媳妇一样,精挑细选,十分有趣而且要挑最好的
(众生笑)
师:那挑漂亮的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挑秀气的?
生4:秀气让人感觉更贤惠美丽,所以一定要挑这个,别人抢都不行
(众生笑)
师: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哪是挑鸭蛋啊,原来是挑媳妇啊!
(众生笑)
生5:我还想补充,第一句说“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在“有”字后面用了一个感叹号,说明当时用的语气是非常坚定的,从这儿可以体会出作者非常热爱思念自己的家乡下面的“漂亮”、“难看”只是在写事物的外形,而“蠢”、“秀气”两个词赋予了鸭蛋性格,“蠢”不仅说明脑子笨,有时候还表现一个人老实,也有夸奖的意思,让人感觉更生动
(众生鼓掌)
师:太棒了你们的灵气敏锐让人大开眼界读书就应该做到如此,在“第一印象”基础之上,反复把玩文字,再通过我们的碰撞,使浅表的单薄认识变得深入丰厚
师:同学们猜猜,汪老写这篇文章时有多大年纪了?
生(众):60多岁
师:哦,我可看不出来这文章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生6:我知道汪曾祺大器晚成,是个像老顽童一样的人
师:是啊,这哪是个古稀老人,分明是个孩子嘛!或许,只有对童年依恋、充满童心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纯的感情吧!
(师板书:怀想童年)
师:汪老是散文大家,语言自然、朴实、亲切但他写作特别讲究用词的准确、独特他说过,语言的独特不在于用别人不用的词,而在于他能赋予别人也用的词所想不到的意蕴一个“蠢”,一个“秀气”,在他的笔下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师:作者只详写了如何玩鸭蛋吗?
生(众):不是,作者还详写了高邮鸭蛋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2、3段,再找出写得最有情趣、最有味道的语句,动情地朗读出来
(生放声朗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朗读给大家听
生1:我想读的是第3段的第五行,“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读前面的内容还没感觉鸭蛋好吃,读到这里好像闻到鸭蛋的香味了
师:“吱”这个字,我查过字典,有两个读音,一念“zī”,一念“zhī”,在这里应该念什么?
生2:读“zī”好,感觉到鸭蛋红油喷出来了
师:这位同学用了“喷”一词,好不好?原文用了一个“冒”,哪个词更好?
生3:“冒”感觉需要很长时间,而“喷”一下子就结束了
生4:“喷”让我们只是看到外形,而“冒”还能让我们闻到鸭蛋的香味
生5:“冒”让人感觉红油全方位地渗出来,与蛋黄融为一体了,十分诱人而“喷”给人一种油多而腻的感觉
师:“冒”字更有表现力,更能充分地体现高邮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来,把这种诱人的感觉朗读出来
(一生朗读,不够味)
师:原文说“筷子头一扎下去”,“扎”能不能换成“捅”?
生6:不能“捅”给人感觉力量不足,不出油,而“扎”下去,这么多的红油就冒出来了,含油量是非常高的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种诱人的感觉朗读出来?可以加上表情、动作
(生动情朗读)
师:还是觉得不够味咱们一起来读,一起咽口唾沫吧,把垂涎欲滴的感觉表现出来
(众生笑)
(全班齐读,够味)
师:太棒了生活在高邮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能感受到汪老作为高邮人的骄傲自豪你看,汪老的确是文学大师,能用语言造型,一两个字就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生1:我想读文章第2段的一段文字,“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我第一次读到这儿时,“肃然起敬”一词让我想象到一幅画面:一群人围着汪曾祺,问他籍贯,当得知汪老是高邮人,他们面部表情很夸张,充满佩服的神色,看上去特别向往“肃然起敬”这个词的本意是十分敬重,让人油然生敬佩之情,这里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对家乡的鸭蛋非常骄傲,语言也很幽默
生2:“肃然起敬”有羡慕之情
师:你们的感受很敏锐“肃然起敬”在这里是大词小用,有幽默的效果,应该读出这种感觉自己试一试
(生动情朗读)
师:“哦”一词能不能删掉?
生3:不能应该读得夸张一些,读出惊叹
师:对嘴要张大,最好能放进一枚鸭蛋我们齐读试试
(全班齐读)
生4:我想继续补充,这段不仅写出了外面的人对高邮咸鸭蛋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写出了“我”的自豪——我们这里就是有咸鸭蛋!
师:你说这里是外人对高邮咸鸭蛋的高度评价,那有没有自我评价的文字?
生5:有这句后面说,“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特别”是强调,作为高邮人很自豪要我是外地人,就都买下来
师:朗读的时候,“高邮咸蛋”四个字可以一字一顿,读出自豪之情试一试
(生5朗读)
生6:我喜欢这句话:“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初读感觉作者有些生气,其实是作为高邮人感到骄傲,希望家乡更好
师: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出这种嗔怒而又自豪的感情来,我们齐读一遍
(全班齐读)
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故乡的美食就是故乡的味道,乡愁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
(师板书:热爱家乡)
师:汪曾祺写了许多关于家乡美食的散文,在他的笔下,立春的蒌蒿,清明前的荠菜,端午的鸭蛋,冬至的炒米,秋风院中的宽扁豆,雪天桌上咸菜茨菰汤,以及各家各户自行腌制的“红皮萝卜干”,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乡间粗陋食物,都被写得有滋有味,流露出的是对故乡高邮的浓浓依恋之情所以他的写作风格也带有浓郁的家乡乡土气息:自然、家常
他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写作品也一样,要写得有中国味儿,且是普普通通的家常味,但制作时要很精致讲究,叫人看不出是讲究出来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生(杂):看似平淡的语言却越品越有味道
师:对,平淡而有味
(师板书:平淡而有味)
师:给我们的写作启示就是: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丽的辞藻或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言同样有情致作者把一枚小小的鸭蛋写成了经典,就是告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善于感悟生活,心中有情,平淡的生活也会变得富有诗意
四、感悟乡情
师:汪老19岁离家,思乡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情结,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课件展示)
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相带给我们看汪朝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的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
师: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生(杂):梦故乡
师:差不多只有五个字:高邮汪曾祺
(课件展示)
高邮汪曾祺
师:让我们再一次朗读文章的第2段,体会汪老那颗率真醇厚的赤子之心
(生齐读)
师:如果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汪曾祺的作品能产生一点兴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当我们怀想童年时,疲惫狂躁时,游子思乡时,可以读一读汪曾祺,读那份适意闲雅,感受那经历浮华洗礼之后,嚼得菜根式的返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