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作业
1、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4、你觉得这篇文章和那篇文章类似?
教学目的
1. 知识和能力
学会在描写景物时渗透感情
景物描写的层次性
做到了解三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知道运用效果
2.过程和方法
学生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课堂写作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荷塘美景的描写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
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生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3、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小结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生生互动活动二: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家庭生活夫妻之间,是个人的隐私,当然不好直陈铺写,采用隐曲的方式来表达自然情理之中。
至此,我们运用合作原则的理论分析了《荷塘月色》里违反数量、关联、方式准则的情况,这是一种有意的违反,从而弄清了这篇散文的真实意图,把握了其中的会话含义:对幸福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所谓黑暗现实的折光。他说他既不能走革命和反革命的道路,只能采取“超然”的态度,“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于是他选定了一条研究“国学”之路。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能使他有一个稳定的职业而能让他的家境得以维持但又不受良心的谴责,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布尔乔亚”的选择。作者在文中是那样的坦诚,他说:“我在小布尔乔亚里活了三十年,我的情调、嗜好、思想、伦理与行为的方式,都是布尔乔亚的,我彻头彻尾,沦肌浃髓是小布尔乔亚。”于是作者选择了与他的“情调”、“思想”、“伦理”相一致的国学研究,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置身于“象牙塔”之中。这对当时的作者来说也带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甚至对这种选择感到有点悲哀。因为在作者以及当时的许多人看来,“国学研究”是一条“死路”(作者原话),它再也无法让作者实现人生更高远的目标(包括革命之类),无法领略人生更美好的境界。因此作者烦恼、愁闷、悲哀。但这种情绪又无法排遣,因此借《荷塘月色》来向世人诉说自己的情怀,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非常典型的“独语体”散文。因此,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什么“对白色恐怖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苦闷和哀愁,也不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的孤独”,而是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象牙塔中,对现实感到无奈的叹息。这个“情”就是作者对自己“象牙塔”中的现实处境的别无选择和对美好人生境界无法达到的感叹,而这种感叹又常常凝聚着一个身不由己的知识分子对家庭及社会的良知,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朱自清的人品——高洁明朗,如水中的荷花,天上的明月一般。
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1、“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2、“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总结本课时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第二课时
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做一篇300字写景文章,要求运用修辞的句子不少于20句,三种修辞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