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有关文言实词
2,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感情变化,明白其原因.
3,理解课文“死生亦大矣”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1,整体上理解“死生亦大矣”的观点.
2,了解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感情变化,理解“死生亦大矣”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忆介绍王羲之,介绍兰亭集和修禊日的盛况.背诵课文.
二,正课
(一)
1,师生共同学习阅读提示
找出重点:兰亭集和兰亭集序的关系;本序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范读第一段,学生结合文下注解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
明确:第一句,交待了时间,地点,事由.(注意:会于会稽句为状语后置句.)
第二句,交待了人物,此句为互文见义.
第三句,交待了集会所在地的景观,(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流激湍:洁净明朗;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生机盎然.)
第四句,文人都有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聚会免不了酒和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们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畅叙幽情.
第五句,是日天气,天高云淡!
第六句,乘着快意,信步上到兰亭的最高地方.作者仰看,世界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信可乐也,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小结:这段文字,流畅自然,清新明丽,有景有情,是为千古名文.作者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陶醉在高雅的流觞曲水当中,这种的自然的美,这种人文的美,让人很是快乐,因此作者发出了“信可乐也”的话语.
3,学生齐读第一段.
(二)
1,学生根据文下注解,翻译第二段,形成文字,形成一个小文段,有整体上的理解.
2,教学讲解
第一段的感情基调是快乐的,人的心里是这样的,往往乐极生悲,本段的最后一句说“岂不痛哉”,这种痛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大家思考.
学生试着作答.
教师分析:人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就看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过放纵无羁的生活.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可以的.但是在王羲之的时代,社会乱,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文人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不再,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了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了.作者还认识到, “死亡”是如此的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觉到了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什么呢?是痛惜,是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痛惜.
3学生理解阅读.
(三)
1,教师疏通第三段,学生对照课文理解.抓住一个“悲”字.
2,作者为什么会悲?找出这句话“固知一死生为妄作”句.
佛教,生命很虚无;可我们不是神人,要珍惜生命,实现自己的抱负.我悲古人,我亦悲后人,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种悲不是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这种千古同悲,更加深刻感人.
(四)小结
作者由兰亭集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是为千古名篇.
(五)作业
1,你的人生观是什么?形成小作文.
2,完成同步训练.
板书设计:
美景,美事 乐 二种人生态度 胜景不常,胜筵不再 痛 死亡的思考 悲后人 悲 后人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