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思想。
了解因事见理,叙论结合的写法。
对于课文中的生难词语,可在自查工具书的基础上,适当解答疑难。
要点难点
前面记游山,处处从与后面的体会有关之处落笔,笔笔都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后边谈道理,因事见理,处处从前面游山的经历说起,并紧扣游山的经历。既不是单纯的记游,又不是凭空的抒感,记游和抒感,前后呼应,紧密结合。
“其”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用作代词(有称代、指代等多种用法),有时也可用来表示不同语气,应注意掌握。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介绍之一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从小勤奋好学,二十岁以前,随父宦游,到过南北很多地方,目睹官僚、豪绅、地主对农民欺凌压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生计艰难,加上北宋王朝对外采取屈辱妥协政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国防和财政呈现严重危机。这些情况促使他立志改革政治,为以后实行变法打下思想基础。
庆历二年(1042)他中进士,先后担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常州知州以及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等职,在江、浙一带做了十六、七年的地方官。他在管辖的地区,初步推行革新措施,显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嘉祐三年(1058)回京城任职。不久,向仁宗呈奉一篇有名的万言书,就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万言书中畅论政事,陈述富国强兵的计划,为他以后实行变革描绘一幅蓝图,但当时未被采纳。
神宗即位后,想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十分赞赏,于熙宁二年(1069)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立即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主管制定盐铁、度支、户部三司条例的官署),作为领导变法的机构。他从“理财”和“整军”两方面着手,颁布一系列新法。属于“理财”范围的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属于“整军”方面的有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和设军器监。新法推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兼并势力,缓和了国家财政和军事危机。
王安石的变法,引起了大地主官僚集团的强烈反对。他虽力排异议,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推行新法,终究寡不敌众,在反对派的竭力诽谤和攻击下,于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职。次年再度拜相,但由于神宗对继续改革失去兴趣,变法派内部又发生许多矛盾,加上其子王雱(páng)病死,使他受到很大打击,身体又多病,一年后又离职回江宁。他晚年在江宁过了近十年的退休生活。元丰八年(1085),神宗病逝,守旧派上台执政,新法被全部废弃。王安石心情十分忧愤,不久也去世。他生前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死后谥号文,也称王文公。
王安石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也不忽视艺术技巧的作用。他的政论文分析犀利,态度鲜明,议论宏大,笔力雄健,形成锋利峭拔的艺术风格。如答《司马谏议书》突出的表现了他对守旧派毫不妥协的政治态度和不以个人得失为意的宽广胸怀,寥寥几百字,条分缕析,言简意赅,驳斥对方极为有力。杂记如《游褒禅山记》把记游和说理结合得紧密自然,在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寄寓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受杜甫、韩愈很大影响,内容多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表现形式多用散体句法,好发议论,造语用字瘦硬遒劲。晚年闲居时写的小诗风格有变化,融情入景,含蓄隽永,有唐人韵味,而触及现实矛盾较少。他也有少量词作,风格高峻。
王安石一生著述甚多,《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注本有宋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和清沈钦韩的《王荆公文集注》。
作者介绍之二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作者介绍之三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力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他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驳斥保守派所称熙宁七年旱灾是由于新政触怒上天的谬论。又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并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论点。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辞海
今日褒禅山
据安徽含山中学王汉俊《今日褒禅山》所述,摘要如下。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
出前洞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未有人走到底。
争鸣意见
对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现将其中一篇节录于下。
“《游褒禅山记》……记褒禅山后洞之游,因受“怠而欲出者”的影响,‘不得极夫游之乐’,回来以后,自悔之情不能已,同时悟治学之道,庶几类此,因以作文,劝喻人们在学习中必须深入思考,谨慎选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
可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却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说学习贵在有志。……古人如此看,今之人也如此看……
“……我们认为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归纳为有志是不够准确的。有志是在学业、事业中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王安石此文不在强调有志,而是在能否深入到险远地方见非常之观的诸多条件中,强调了‘不随以止’的这一面,只要我们对原文稍加分析,是不难明白这一点的。
“……为什么要写仆碑上漫灭的碑文中犹可辨识的字呢?这是值得玩味的。这件事与有志与否毫无关系。……作者自登山起到洞旁所见,若需‘闲文’材料,则可资摭拾的材料何其多。在一代文豪王安石的笔下,一草一木,俱可拈来以助文趣。作者只写仆碑上的文字,可见有所选择,其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不是为了表现有志的主题,而是为了表现不人云亦云(‘随以止’)必须深思而慎取的主题。
“第二节主要写游后洞‘随以止’的情况和自己的后悔。
“……所以,这第三节文字,很明显,作者之‘叹’之‘得’,是针对‘随以止’的。
“第四节,作者思及先前在道旁所见仆碑上的文字……告诫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要主观见解,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随俗。这一节的文字若不说是‘不随以止’的主题的延伸,把‘谬其传而莫能名’说成是因为没有志而使之然,能使人信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