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一、作家作品
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二、中心思想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三、文章结构
故事的引子: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故事的开端: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
故事的发展: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
四、问题研究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童话家。
五、写作特色
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六、课后问题
一 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使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使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使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 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