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疏通诗歌大意,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离骚》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梳理文章脉络,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难点: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一、课前预习
㈠知识链接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作者主要是屈原,其次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离骚: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
㈡课前自测: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修姱 鞿羁朝谇蕙纕揽茝谣诼偭规矩忳郁邑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方枘攘诟兰皋芰荷岌岌杂糅
二、导入新课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有一个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河流的万古名声;有一个名字,当粽叶的香气飘溢在我们周围的时候,蓦然回首,他就站在我们身边,这个名字就是——屈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屈原,走进《离骚》,去倾听灵魂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