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大战中的插曲教案设计2021 大战中的插曲教案

大战中的插曲教案设计2021 大战中的插曲教案

大战指的是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战中的插曲教案设计2021,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全文线索、情节、了解聂荣臻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核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感悟人道主义精神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百团大战的图片。

大战中的一段插曲。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二、认识一位元帅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男,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主要作品有《聂荣臻回忆录》。

三、了解回忆录

《长征胜利万岁》与《大战中的插曲》都属于回忆录,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体说,回忆录可以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也可以指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如《聂荣臻回忆录》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威;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1、精于剪裁,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在《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一方面能够国绕本章节的核心内容长征胜利组织材料,另一方面,作者遵循注重实录的原则,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大胆取舍,保证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谨性。比如,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的同志到达吴起镇这一事件,虽然也能够很好地表现红军长征胜利,但由于作者所在的红四团是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先于主力部队到达,对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的情形或许不是十分清楚,于是就一笔带过。同样,对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盘踞在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作者因为没有亲历,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在《大战中得插曲》中文章仅交代了拯救的梗概和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相处的若干细节,如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等,而将两个小女孩在指挥所生活的几天里的许多事情省略掉,从而使故事有梗概,有细节,又不至于显得过于烦琐,节省了篇幅,也为文中的议论留下了空间。

②用小题材来反映大道理。在《大战中的插曲》中所叙述的八路军拯救两个日本小女孩事件,与炮轰鸣、刀光剑影的背景百团大战相比,是一件小事。本文以这件小事,表现了八路军将士坚守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神,反映了中日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等宏大主题。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思考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交代会议的故事,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2-5)聂荣臻在战火中照料日本孤女。

第三部分(6-10)聂荣臻派人送回日本孤女

第四部分(11-14)孤女谢恩

第五部分(15)插曲成佳话。

思考2:本文的标题为大战中的插曲,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

明确: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背景,点题并引出插曲。再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大战中聂荣臻拯救两个日本女孩并将地们送回目方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个故事也成为中日友谊的象征。文章用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思考3:.本文塑造了聂荣臻元帅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明确 ①重情义、有情怀。对战争中发生的一些小事儿,能够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并且用善意和理智来看待战争中的人和事儿。

②心思细腻、缜密。在考虑到两个孩子究竟怎么办的时候,把是由自己抚养还是送回去的每一种情况的利弊都加以权衡,体现了办事的细心和周全。

③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热心。当前线部队请示如何处理两个小姑娘的时候,聂荣臻说道: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体现了对部队、对孩子、对工作、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④平易近人,慈爱亲切。例如: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

⑤运筹帷幄、精明干练,有真知灼见。例如: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能够看到长远的发展。

⑥胸怀宽广,有人道主义精神。在中日对战的特殊时期,能够不计嫌隙,救助日本小姑娘。

思考4:本文是如何体现中国军队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

明确 ①救日本小姑娘。孩子是无罪的,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对日本人民尽最大力量进行爱护和关心。

②通过一封写给日本官兵的信,表达去齐心合力共谋和平的愿望。

③通过聂荣臻元帅的讲述。

五、读懂一封书信

思考5.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补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④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关联。删除信件后,没有前文的这些铺垫,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思考6.这封信与这篇回忆录整体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语言风格?

①聂荣臻的回忆录,以口述的形式,叙述了聂荣臻革命生涯中的种种经历,回忆录的目的是让后人更多地了解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因而具有通俗性;作者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力求做到对历史史实的客观再现,因而适当运用书面语,以求对内容的严谨表达;采用自然亲切的语言风格,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回忆录的整体语言风格:浅显平易,通俗易懂,口语与书面语共用,雅俗共赏,自然亲切。

②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在当时无疑具有外交属性,因而,语言庄重典雅、言简意明,符合这封信外交属性的要求。同时,这封信还被赋予给日军做政治工作的功能,因而,不仅借送还日本小女孩的事件动之以情,而且义正词严地阐明中国人民的立场,揭露日本军阀的罪恶,晓之以理,情理并重,促使日本军人认识到日本军阀发动的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邪恶性,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进而有效发挥这封信政治思想工作的功效。这封信的整体语言风格:典雅庄重,义正词严,情理并重,言简意明,多文言词汇和成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大战中的插曲教案设计2021的全部内容了,本网站还有许多语文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