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借书一瓻①,还书一瓻,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书非天降地出,必因人得之,得而秘之,自示不广,人亦岂肯以未见者相假。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鬻为不孝,可也;借为不孝,过也。然余手抄书,前后遗失亦多,未免往来于怀。因读唐子西《失茶具说》,释然不复芥蒂。其说曰:吾家失茶具,戒妇勿求。妇曰:‘何也?’吾应之曰:‘彼窃者,必其所好也。心之所好,则思得之,惧吾靳之不予也而窃之,则斯人也,得其所好矣。得其所好则宝之,惧其泄而秘之,惧其坏而安置之,则是物也,得其所托矣。人得其所好,物得其所托,复何言哉!'妇曰:‘嘻,是恶得不贫!’余亦云。
藏书
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书,惟恐子弟不读;读无所成,犹胜腐箧箱,旋致蠹书之变。陈亚少卿藏书千卷、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复得华亭双鹤,及怪石异花,作诗戒其后,曰: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②。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亚死,悉归他人。
[注]①瓻(chi):盛酒的器具。古人向人借书,以瓻盛酒为酬。 ②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自示不广 ( ) (2)是恶得不贫( )
(3)聚而必散,物理之常( ) (4)亚死,悉归他人(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必因人得之 因噎废食 B.鬻及借人为不孝 爱屋及乌
C.未免往来于怀 毁于一旦 D.作诗戒其后 舍我其谁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无所成,犹胜腐箧箱,旋致蠹书之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引用《失茶具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借书藏书两则短文蕴含的共同道理是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五)(18分)17.(4分)(1)扩散 (2)怎么 (3)事物的道理 (4)全部 18.(3分)C 19.(6分)(1)后来(把瓻)错成痴,就很失厚道的意味。(讹、殊、气象各1分) (2)即使读书没有什么成就,也要比让书烂在书箱里,很快招来被虫蛀坏的后果要好。(成、省略介词于、旋各1分) 20.(2分)排解自己出借图书不能收回的郁闷 21.(3分)物尽其用
【译文】
借书时要送上一瓻酒,还书时还要送上一瓻酒,这个瓻后来讹传为痴,很是失去了忠厚的意味。书不是从天而降、从地下生出的,一定是通过他人得来的,得来了书,秘藏起来,只是自己看,不给他人看,人们也不肯把自己没见过的书借给别人。杜暹的家书末尾,他写道:我用清廉的俸禄买来了书,亲手校对,子孙读了这些书知道了圣贤之道,把书卖给他人以及借给他人都是不孝的行为。把书卖掉称之为不孝,是可以的;把书借给别人称之为不孝,就过分了。然而我亲手抄写的书,前前后后遗失的也很多,未免耿耿于怀。因为读了唐子西的《失茶具书》,心中的不快就消失了。书中说:我家丢失了茶具,告诫妻子不要去找了。妻子问:‘为什么?’我回答她:‘那个偷茶具的人,必定是喜欢这些茶具。心里喜欢,就想着得到它,但怕我舍不得它,所以把它偷去了,那么,这个人啊,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把它当做宝贝,就会把它秘密地藏起来,就会怕它损坏而安稳地放置好,那么,这茶具也就找到了值得托付的人了。这个人得到了自己喜欢的茶具,这茶具也找到了值得托付的人,我还有什么话讲呢!’妻子说:‘嘻,你这个人怎么会不穷呢!’对自己抄写的书遗失之事,我也是这么想的。
藏 书
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书,惟恐子弟不读;读书所成,犹胜腐烂箧箱,旋致蠢书之变。陈亚少卿藏书千卷、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复得华亭双鹤,及怪石异花,作诗戒其后,曰: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②。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亚死,悉归他人。
【注释】①典坟:三坟五典的略语。传五帝之书称五典,三皇之书称三坟。泛指各种书籍。②华亭:古代属松江府。③岱:泰山。④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
【译文】
事物积聚之后必定会散去,这是常理。父兄藏书,只怕子弟不读;即使子弟读书没有什么成就,也要比让书烂在书箱里,很快招来被虫蛀坏的后果要好。陈亚(字少卿)藏书千卷、名画一千多幅,晚年又得到了华亭府的两只鹤,以及形状奇特的石头、品种奇异的花卉,他写了一首诗告诫子孙,说:我有满屋的图书和典籍,又有从泰山云雾深处飞来的华亭仙鹤。以后你们如果不是把这些书与仙鹤连同花一起卖掉,就是我家的好子孙了。陈亚死后,书、仙鹤和花全都属于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