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诗眼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抓住诗眼,捕捉最佳信息,深入挖掘诗词意蕴。

1.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金元好问《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之四: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明袁宏道《与伯修书》: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

2.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

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所以,诗眼的锤炼,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通过描写晚春时节海棠花的凋谢,抒发了词人的感伤情绪。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是这首词的词眼。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抑郁的情境。

夜来风雨骤起,烦闷愁人,于是借酒浇愁,昏昏睡去,但一觉醒来,酒意并为消尽。三四两句,写在酒意朦胧中,记起了昨夜的风雨,它是否摧折了园中的海棠呢?于是深情地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回答却是漫不经心的,居然说海棠依旧。这时,女主人不无嗔怪地连声反问知否?知否?紧接着道出那最精彩的一句:应是绿肥红瘦。这几个寻常字眼,经李清照这门一组合,其色泽和韵味便油然而生。这只是就对风雨后的海棠树的描绘而言。在描绘中还有更深一层的情意在。

这就是随着对海棠花谢的深入描绘,词人的惜春怜花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在这种对春光的留恋与惜别中,委婉地寄寓着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可见,这一句是含义丰富的情景交融的彩笔,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从而成为历代人们传诵的佳句。

3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尽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

总结:诗歌的特点是高度简洁凝练,因而它的语言更是高度个性化,经常通过比喻、通感、双关等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诗词的语味中,要善于寻找最明亮的那颗珍珠,即警句,这是不可忽视的。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