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唐雎性格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唐雎性格

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唐雎:机智勇敢、有胆有识、临危不惧、爱国忠君、不卑不亢、勇于献身、大义凛然、不畏强暴、从容镇定

秦王:仗势欺人,外强中干,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贪得无厌的暴君。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秦王是好心与安陵君交换吗?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小易大,企图不战而占领、吞并安陵。

总结:《史记》中干脆没有唐雎这个人。正如古文学家游国恩所说,《战国策》最长于说事,但记述事件的后果不尽可靠。唐雎劫秦王极有可能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也可能是子虚乌有。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