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初中语文之喻理诗解题技巧(2)

初中语文之喻理诗解题技巧(2)

诗词中的说理也不全是通过议论来表达的,有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以喻理,

其三是要学会想诗。富有理趣的诗句,有的是其本身固有的,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的原意较少而后人赋予更多层次的哲理,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的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如杜荀鹤的《小松》。所以,要揭示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非要好好想一想不可。司马光早在九百多年前就在《续诗话》中指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本段即以此为据来阐述。其实,想诗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想诗中,思而得之最为关键,就是说,在鉴赏时要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在准确理解诗意后进行再创造想象,这尤其对于原意较少而后人赋予更多层次的哲理和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这两种情况特别有效。理论大多是抽象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牢固掌握,下面就结合练习解答指导,来谈这一问题。先以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一道题:苏轼的这首《琴诗》富有哪些哲理?请结合政治课上学过的唯物辩证法谈一谈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在审题时应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入手,明白天下万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体的密切配合这一哲理,做这样的解答:作为主体的手指没有琴弦是奏不出音乐,而作为客体的琴弦离开了手也不能自鸣,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其四是要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运用到对哲理的分析中去。其实,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融合了不少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里就不再赘述。中学生学过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真理与谬误,运动与静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就喻理诗词所表现的情况而言,主要有: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则,如杜甫的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或含有规律性的道理,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对立统一规律,如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朱熹的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由量变引起质变,如:杜甫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如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要全面地看问题,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而对于这些哲理的归纳,对提高认识立意的深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诗词鉴赏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等于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从而在鉴赏这一王国的广袤的天宇中翱翔。因此,笔者真诚希望每个语文老师,每个中学生都能为这一智慧的羽翼更加丰满而殚精竭虑。

总结:蕴含哲理的诗句大多都是流传千古,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名句,并为许多文人墨客所经常引用,是中华诗词百花苑中的一朵朵奇葩。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