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他的果子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儿子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子的心里不安。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儿子都依了他。
叶三还是卖果子。他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他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对叶三可例外,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陶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陶民微用侧笔。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陶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参用了张大千,但更为舒展。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不卖?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陶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叫迁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迁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画的。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迁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迁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迁听涛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后,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三五十岁时,两个孝顺的儿子劝他不要再辛苦地奔波了,叶三却说就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也要坚持卖果子。
B.季陶民的紫藤花开老鼠上灯台红花莲藕三幅画着力于工笔写实,色彩绚丽,生动形象,具有诗化的境界。
C.季陶民爱画荷花,作者有意将季陶民和李复堂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也将褒贬寄寓其中。
D.日本人迁听涛很想花大价钱买叶三珍藏多年的画,却被叶三一口拒绝,这说明叶三比对方更了解季陶民画的价值行情。
E.这篇小说用朴素的语言讲述叶三和季陶民两人身份迥异却意趣相投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理想,引导读者感受生活中的美。
(2)小说开始写叶三的果子与别人不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人公叶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进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阅读答案:
11(1)A、E。B项工笔写实色彩绚丽表述错误,从原文他的画是大写意笔致疏朗墨荷可知。C将褒贬寄寓其中错误,作者是为了比较画风的不同。D叶三比对方更了解季陶民画的行情表述错误,叶三是真正的鉴赏家,作为季陶民的知音,他喜欢的是画,不是金钱。
(2)(1)丰富故事情节,突出叶三挑选果子眼光独到。(2)为下文叶三欣赏、评点季陶民的画作铺垫。(3)照应题目,暗示叶三的另一种身份。(每点2分,共6分)
(3)(1)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2)热爱艺术,具有艺术欣赏眼光;(3)重情重义,不为金钱所动。(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合适 (1)表现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是知己;(2)突出人物精神:叶三人品高尚,不为金钱所动,是真正的鉴赏家;(3)显示出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观点2分,分析合理每点2分,至少3点)
观点二:不合适。(1)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多余。(2)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3)埋画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使主题单一。
(观点2分,分析合理每点2分,至少3点)
阅读练习二
16.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这句话写出了季陶民怎样的性格特点?这对叶三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17.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5分)
18.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6.这句话表现季陶民的清高(或雅、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1分)这与他对叶三另眼相看态度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叶三既不像那些庸风雅士假名士那样假充内行(或不懂装懂)、也不谀媚的特点。或衬托叶三真诚的艺术鉴赏者的形象。(2分)(意对即可)
17.①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②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③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④叶三与画共存亡。(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18.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2分);
分析:①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②新鲜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③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情的、智慧的、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