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日本·岛田洋七)一文,回答14—18题。(24分)
我读小学低年级时,大家都穷,很多孩子都吃不饱饭。
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mó称呼老年妇女),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
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到了。”“啊,那个啊……”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作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作了鸡饲料。
外婆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
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节选自《读者》2011年10期,有删改)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5.“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这句话中,两个“菩萨”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
16.从全文看,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怎么表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外婆是个 的人。
简要分析:
17.体会文末“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所蕴含的情感,并简要说说它在本文结构上的作用。(6分)
⑴蕴含的情感:
⑵结构上的作用:
18.“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一句有什么含义?俗语也说“要富日子穷过”,这些对如今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4.(3分)叙写了外婆的精明安排使我小学时贫穷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
15.(4分)(佛教佛家语)佛、神;仁慈。
16.(5分)精明的人(2分),如在吃的方面,用茶渣做“茶叶香松”,对鱼骨头的处理,盂兰盆节捞食物等都能看出外婆极为精明(3分)。(如答为: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未注意结合全文,给2分)
17.(6分。每项3分)情感:贫穷的生活环境里也可以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蕴含着作者乐观的情感(或:蕴含着作者对外婆精明安排的赞叹、钦佩、感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作用:总结全文,照应文章题目。
18.(6分)东西应该充分利用,不能随意认定为垃圾而抛弃(或:在别人眼里的废物,有很多可以利用)(3分。大意对即可);启发:应该节俭、惜物(3分。能扣节俭、爱惜物品、不奢侈等谈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