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
迄今为止,中华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还是集中积累和体现在图书馆(包括电子图书馆)里经过历史筛选和确认了的古今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经典名著上。阅读这些名著,须潜下心来,动脑动手,反复琢磨,细心品味,学了知识,长了智慧,不独养眼,更在养心。
这种养心的文化阅读,首先是对经典的书籍文化的阅读。因为这是以一当十、含金量最高的文化阅读。须知,读书与看电视,受众在接受方式上是迥异的:一书在手,可以反复阅读,细细品味;而电视音画,稍纵即逝,逝不再来。书籍是文字符号组成的没有具像的语言平面,作用于读者的阅读神经,需要读者启动思维、引发想象,才能完成鉴赏。如读小说《红楼梦》,那大观园是曹雪芹用文字语言描述的,需要读者调动自身的审美想象在头脑中完成大观园的具像。这种审美想象能力完成的空间联想是人们的一种宝贵的思维智能。倘让看平庸电视节目的时间挤掉了看经典书籍的时间、把大量休闲光阴都消磨在荧屏前,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钝化消减,恐怕势所必然。这正是我深情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的重要缘由。
这种养心的文化阅读,当然也不止于经典的书籍文化的阅读。虽非经典却有一定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和美学品位的一般书籍,以及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音乐歌舞、戏剧演出、文物博览等等,均应纳入我所呼唤的养心的文化阅读范畴。譬如,真正欣赏一幅幅静态的书法国画佳作,听音乐,观赏一场戏剧,也需要进入“虚静”,用“心”去看,……总之,都需要受众主体持一种旨在养心的文化阅读态势。
归根结底,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是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必然要求。
(选自《文汇报》2007.02.27,有删改)
1.作者认为要“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图书馆里经过历史筛选和确认了的经典名著,阅读时需反复琢磨,细心品味。
B.阅读《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小说,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C.书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欣赏需要受众主体持一种旨在养心的文化阅读态势。
D.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
1.A(不属于呼唤养心的文化阅读的依据。)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经典的书籍文化的阅读,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最高的文化阅读。
B.电视节目挤掉了看经典书籍的时间,势必造成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钝化消减。
C.不同于文字符号组成的语言平面,视听语言对受众思维想象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
D.舞台上程式化虚拟化意境美、间离效果美、表演艺术美,需要进入“虚静”,用“心”去看。
2.B(忽视了“平庸”、 “恐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