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创办未来报纸
79 岁的传媒大鳄鲁伯特·默多克是在看了一项调查结果后才产生办电子《日报》(The Daily)的念头的。这份调查称读者在 ipad 上沉浸的时间超过网络。于是,正当在向新媒体转型的路途上磕磕碰碰之时,坚信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原创网络内容付费的默多克与苹果公司 CEO 史蒂夫·乔 布斯一拍即合,开始了关于报纸的新冒险。
险象环生 or 前途光明?
2 月 3 日,在纽约古根汉博物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默多克正式宣布了《日报》的面世。“新 的时代需要新的报刊。”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日报》将通过 ipad 等其他平板电脑平台,把最新技术与“实地采访报道、良好的编辑和怀疑的眼光”融为一体,这份电子报纸“将成为当前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讲述新闻事件的范例”。
为了酝酿这场“划时代”的报业改革,默多克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招兵买马,一批精兵强将被招 至麾下。如今,新闻集团旗下《纽约邮报》的前执行编辑杰西·安格洛正带领着近 150 人的团队奋战于纽约新闻集团大厦第 26 层的《日报》编辑部。
《日报》的内容包罗万象:突发新闻、体育、流行文化、娱乐、苹果应用程序、游戏、技术、 评论、名人八卦……洋洋洒洒 100 页。这份以美国读者为主的日报每周价格仅为 99 美分(即每年39.99 美元),一天更新三次,发布后的头一段时间可免费阅读。
不过,用户们的体验可谓褒贬不一。“阅读体验太爽了,刺激阅读欲,我再也不买报纸了。”中国网友范东升对《日报》评价极高:“承报纸编排之细腻,超杂志设计之精美,尽 ipad 运用之便利,其他媒体实难以相比。”
默多克老家澳洲的《悉尼先驱晨报》则认为《日报》虽便宜、炫目,但是内容缺乏深度、实质 和庄重。也有人认为新闻集团还缺少这样让用户体验变得有趣且友好的技术人才,这让《日报》在 无趣之外,还面临着让自己的用户遇上糟糕体验的危险。另外,默克多的收费理念导致新闻集团将 针对《日报》封锁所有搜索引擎,即:文章就在那里,但如果没有链接,就无法访问,这将使很多 关联用户抓.狂.。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者胡泳则认为:“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上网冲浪。很像放牧式的阅读,一边玩着一边吃着,但这种很惬意的 信息获取方式,好坏很难定论。”对内容收费,历史上曾有多次失败案例。对此,新闻集团正在下 狠功夫。首先是免费阅读两周,2 月 27 日《日报》在发布第三个更新包时,顺便宣布免费使用期 将延长至 3 月 21 日。其次,是投重金营销《日报》,例如在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美国橄榄球 职业联赛总决赛“超级碗”中场休息时播出价值 300 万美元的《日报》广告。
新的传播模式让报纸重生
《日报》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持续培养和引导大众新的阅读习惯。首先,ipad 报纸这一形式,将不再有纸张、油墨和运输的成本消耗,降低了成本;其次,报纸可以依赖 ipad 的付费应用程序,从而解决付费阅读的难题;再次,ipad 拥有忠诚的用户,粘度高,用户可以在 ipad 这一平台上互动、发贴、评论、实时上传等,这一平台将成为人气很高的新闻平台。
在胡泳看来,《日报》的诞生具有转折意义。首先,除了《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等少数几家高端财经报纸成功了,其他凡是面向大众的传统报刊没有一家完美地实现了数 字化转型。《日报》的优势是白手起家,随着 ipad 这样一个移动电脑平台的出现而出现。
再者,现在互联网成功的模式多为新闻聚合,而非原创新闻。如果《日报》成功,意味着数字 化时代原创新闻生产商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这会令从事内容生产的人欢欣鼓舞。
“以新闻集团的财力,把技术问题搞定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默多克自己的心态能否调整过来,传统新闻制造者多少有一些故步自封。”胡泳说。
(选自《凤凰周刊》2011 年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