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阅读而言,探究是学习性阅读与研究性阅读的初步结合,是客观性阅读和主观性阅读的结合。就高考而言,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它不一定都标出“探究”的字样。就答题而言,它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微妙结合。
探究性试题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限制性。开放性体现为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即“个性化解读”。限制性体现为,考生必须从文中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全文”,“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等等,对这些限制,答题时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会偏离命题指向,导致失分。
探究性试题分值高(一般为6分),评分标准相对灵活,对阅卷老师的监控难度大,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可以在这道试题上获取高分。
一、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中”。
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二、“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答题技巧之一:答题的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得1分)
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老师的回答是: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的题干会给我们暗示,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类型:
其一,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如:《一个“兵”的军营》第3题:“报道最后三段的内容主要是交代郭孔孙管理军营的范围和日常事务。这些内容如按通常的写法,是不会安排在文末的。依你看,本报道的这种结构安排好不好?理由是什么?”
——此题只需选“好”来答即可。
其二,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如: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其三,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如,(2008年广州一模20题):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6分)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1分)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之母”,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2分)而且环境对她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3分)[6分。观点1分,即肯定“天赋”、“后天的影响”或“天赋和后天的影响同等重要”得1分;分析5分,其中“天赋”2分,“后天的影响”3分。答案分析合理即可。]】
(2008年连云港二模) 15.作者对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流露出否定的态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作简要阐述。(6分)
答案: (1)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观点)(1分)土地是植物的生存之本,绿色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保护土地;城市要发展,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但要用之有度。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以土地换金钱,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而盲目牺牲耕地。 (2分) (2)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占一点就少一点,然而其作用很大,政府一定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3分)
其四,自创型。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比如2004年北京高考题: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比如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1)我认为通才比专才更有利于人们打开视野,发挥才能,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2)我认为通才固然很好,但认准一个专业,成为专才,对人类会有更大的贡献。(3)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我认为“通才”是不可取的,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上面列出了四种观点来源类型,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我赞成……”等。
答题技巧之二: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
分析首先需要依据,探究题型的依据主要有三类,即文本依据、事例依据和理论依据,在把握依据的前提下,再结合观点进行分析。据此将分析过程归纳为四种类型:
其一,文本+观点。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求同学们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进行分析。
如:( 2007年北京卷) 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阮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6分)
答案:20岁离开与在阮水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看起来矛盾,其实很准确。(观点)“在阮水上”是虚实结合,实质是:20岁前生活在阮水上,20岁后则用文字抒写在这里形成的理想,而且一生都带着阮水给与他的高贵品质和精神的滋养。20岁以前生活在阮水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阮水的记忆里。(文本分析)
再如,(2008深圳一模)21.结合马连良的成长道路,说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师级人物。(6分)
答案:多方学习(多师,兼收并蓄);反复实践(长期苦练基本功);善于钻研;形成个性(风格);大胆创新。(要求扣材料分析,答出一点得2分,其中,观点1分,材料1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文本分析占一半的分!
其二,事例+观点。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此类题目,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如,2004年北京高考题: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答案:我认为通才比专才更有利于人们打开视野,发挥自已的才能,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观点)中国历史上的苏轼就是一个典型,既通书法绘画,又晓诗词文赋,是一个艺术通才,他打破了艺术界限,互相借鉴技巧,创作出许多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佳作。(事例)
其三,理论+观点。答题中的理论常见的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理论等,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理论精辟概括,理论与观点相互印证。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中,被惟妙惟肖描写出来的人物行为和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吗?有的学者指出易中天的散文往往脱离了史实而用小说的方法来任意虚构历史,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虚构的写作手法的?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我认同作者这种虚构的写作手法。(观点)诚然,文章中惟妙惟肖描写出来的人物行为和事件,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想象成分,并非现实的直接再现。艺术来源生活,但是,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属于艺术,不可能等同于生活现实,相反,运用虚构写作,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真实,更能反映事件的本质。(理论)(运用了“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等写作理论 )。
其四,文本+现实+观点。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此类题目,要求同学们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如,(2007山东卷) 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现实)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和执著,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文本)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观点)。(联系原文,结合奥林匹克精神,答出观点)
三、“探究性”试题的答题要求
1.有明确的观点。(1分) 2.采用提纲挈领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3.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
4.注意安排好字数,答题不要太少,也不要太烦琐,不超出范围。(有些阅卷老师会按字数多少、书写是否美观给印象分!!!)
四、“探究性”试题例析
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调研题(B):“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述张丹/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那只是记者写作上的疏忽,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6分)
答题要点:明确观点(1分);“浓墨描绘赵宏博成功”的目的(1分);“更浓墨描写张丹失败”的目的(1分);点明“突出、深化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和主题”(2分);语言表达(1分)。
5分答案示例:我认同第三种观点,这样写可以详略得当地表现主题(表明观点,1分)。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是为了赞扬赵宏博受伤半年后又站在冰面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使文章所要表现的永不放弃的主旨贯穿全文(分析“赵宏博”的细节,1分)。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是为了后文作铺垫,表现出她受伤的严重性,突出她后来选择重新开始表演的决心,永不放弃的精神(分析“张丹”的细节,1分)。全文描述详略得当,将赞扬永不放弃精神的主旨贯穿全文,自然而有说服力(能联系主旨,1分)。另外语言表达可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