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作品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赵将军歌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经火山 感遇 登古邺城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蜀葵花歌 玉门关盖将军歌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送杨子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火山云歌送别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代·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译文及注释译文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琵琶长笛曲曲互相应和,胡家儿女齐声唱起歌曲。全牛野驼烧好摆在桌上,交河美酒斟满金酒杯里。三更醉后卧在军帐之中,梦中无法向那秦山归去!注释⑴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⑵高堂:指高大的厅堂。⑶胡笳:古代管乐器。⑷胡雏:即胡儿。⑸浑:全。炙(zhì):烧烤。犁牛:杂色牛。⑹叵(pǒ)罗:酒杯。⑺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裁(757),岑参离开边塞东归。过酒泉,酒泉太守置酒相待,这篇作品即是记叙此次宴会之作。赏析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岑参(cén cān)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相关作品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戏问花门酒家翁 碛中作 山房春事二首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送人赴安西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胡歌 寄左省杜拾遗 暮秋山行 春梦 冬夕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