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汉语拼音索引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声部首笔画部首:士部外笔画:4总笔画:7UNICODE:58F0五笔:FNR仓颉:GAH郑码:BXM四角:40207笔画顺序:横、竖、横、横折、竖、横、撇基本字义声 shēng ㄕㄥ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消息,音讯:~息。不通~气。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名誉:名~。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外语翻译英语: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德语:Ton, Stimme (Mus),Laut法语:son,bruit,voix,ton详细解释声 shēng 〈名〉(形声。从耳,殸( 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同本义 [sound;voice]声,音也。——《说文》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声依永律和声。——《虞书》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音乐;诗歌 [music;poet]不大声以色。——《诗·大雅·皇矣》赵王窃闻 秦王善为 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国语》声望,声名(名声) [reputation]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口信;消息;传说 [information;news]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声威;声势 [renown;prestige]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注:“势也。”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汉字的声调 [tone]。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言语,口音 [speech]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又如:声嗽(言语)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 [initial consonant (of a Chinese syllable)]。如:声旁(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声纽(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声符(即声旁)〈动〉发声 [make a sound]。如:不声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声称,宣扬 [claim]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吟咏;乐歌 [sing]。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听 [hear]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谭嗣同《仁学》〈量〉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time]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常用词组〉声辩 声波 声部 声场 声称 声带 声碟 声调 声东击西 声干扰 声光 声华 声价 声价十倍 声控 声口 声浪 声泪俱下 声量 声门 声名 声名大噪 声名狼藉 声明 声母 声纳 声能 声频 声谱 声气 声气相求 声腔 声情 声请 声喏 声色 声色俱厉 声嗓 声势 声说 声嘶力竭 声诉 声速 声态 声讨 声望 声威 声闻过情 声问 声息 声响 声学 声训 声压 声言 声扬 声音 声音笑貌 声域 声誉 声誉大振 声誉鹊起 声冤 声援 声源 声乐 声韵 声韵学 声张 声子 声罪致讨 《康熙字典》【字彙】同𡔝。【正字通】俗聲字。(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𠀤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又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又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又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又【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又姓。又【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说文解字音也。从耳殸聲。殸,籒文磬。書盈切音也。音下曰。聲也。二篆爲轉注。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曰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記曰。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从耳。殸聲。書盈切。十一部。殸、籒文磬。見石部。方言集汇国际音标: ʂəŋ˥日语读音: KOE韩语罗马: SENG粤语: seng1 sing1猜你喜欢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课堂练习)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火车六年不到站)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望柳庄)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多说一两句话)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萍水相逢之美)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带着伤痕飞翔)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年轻的国旗) 10-13热门预览春到黄河边阅读附答案(2019宁夏中考试题) 10-13涵养几分静气 阅读附答案(2019甘肃天水中考试题) 10-13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阅读附答案(2019四川广安中考试题) 10-13初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没有锁上的们》) 1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记叙文: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10-13灯如红豆 阅读附答案 10-13拾荒 阅读附答案(2019贵州安顺中考试题) 10-13守护母亲的梦 阅读附答案(2020辽宁抚顺中考试题) 10-13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理解解题方案之结构篇) 10-13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阅读附答案(2019四川南充中考试题) 10-13相关字典輋 賒 虵 㪿 㭙 䂠 䞌 㵃 䁋 㰒 捨 舎 厙 設 慴 懾 灄 㴇 䀅 䠶 䄕 䤮 䁯 䵥 䌰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